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瀉減少所引起的一種與現代經濟發展和飲食結構有密切關係的疾病。
痛風之痛說來就來,發作之前沒有什麼徵兆,一旦痛起來卻又十分厲害,很多人半夜痛醒,感覺就像刀割一樣,只要周圍有輕微的風流動,疼痛得就更加曆害,如果稍微活動關節,立刻哇哇亂叫。
所以痛風要及時的治療,另外在治療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飲食控制,遵守相關的飲食原則,才能幫助痛風患者更好地康復。
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
1、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
2、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麵食等。
3、蛋白質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質,並以牛奶、雞蛋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後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鹵肉。
4、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痛風併發高脂血症者,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至25%以內。
5、大量喝水,每日應該喝水2000ml至3000ml,促進尿酸排除。
6、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7、禁酒!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
8、少用強烈刺激的調味品或香料。
9、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禁食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物、豆類等。
10、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
痛風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1、一般正常飲食每天約含有600--1000毫克之普林。
2、急性痛風發病期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第一組),蛋白質最好完全由蛋類、奶類及乳製品供給。
3、非急性痛風發病期仍應避免食用普林含量高的第三組食物,應酌量選擇第二組食物,肉類減少為每餐勿超過二兩,以牛奶、雞蛋取代部分蛋白質的來源,第二組食物之蔬菜,乾豆類應儘量減少食用,平時可多選擇第一組食物。
4、儘量維持體重於標準範圍內,體重過重時應慢慢減重,每月以減輕一公斤體重為宜,但急性發病期不宜減重。
5、每日應喝水3000cc以上,以幫助尿酸鹽排出,並防止腎結石的產生。
6、根據實驗,多量脂肪有抑制尿酸鹽排出的趨勢,並易促使病人症狀復發,故烹調時,油應適量。
7、若病人有任何的不舒服導致食欲不振,每天攝取的食物有限,則必須給予大量的高糖液體,以防止脂肪代謝加速引起急性痛風的發作。
8、儘量避免飲酒,尤其啤酒;至於咖啡及茶則可適量使用。
溫馨提示:痛風的危害性很大,多在午夜突發,發作時呈"刀割樣""咬噬樣"或"燒灼樣"劇烈,夜不能寐,抱足痛哭,心力交瘁,痛不欲生;並且每年不定期復發幾次甚至十幾次,就象定時炸彈一樣,無休止折磨著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保暖,堅持鍛煉,飲食上注意平衡膳食,經常曬曬太陽,每天適量的接觸陽光的照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減少患上痛風的可能,降低這種病侵襲我們身體的可能性。
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作者及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僅供參考 (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