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事事都覺得“虧” 僅供參考
|
出門旅行,若逢雨天,她便覺得虧了,一路悶悶不樂;送孫子學琴,若孫子哪天想偷懶,她便教育孫子“學費都交了,不去就虧了”;兒子當交警老加班,她就覺得兒子吃虧受欺負。由於這些零零碎碎的“虧本思維”,家庭美滿的劉阿姨總是眉頭緊皺。她兒子每每見我都忍不住要問:“怎樣才能讓我媽活在當下,開心點呢?”
劉阿姨的問題是長期否定當下所造成的。想擺脫這種困境,她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過程上,而不是難以預知的結果上。例如在旅遊時,不以看陽光下的風景為目的,而要享受旅行的過程,是否下雨就沒那麼重要了。
其次,接受一些訓練能幫你關注過程。如走路時關注自己的步伐、動作和呼吸;洗手時傾聽水的聲音,感受手的感覺、聞肥皂的氣味等。
最後,重新定義當下。你應有意識地問自己“我需要的是什麼?”“我對當下的否定,能幫我獲得所要的嗎?”“我能不能對現在的情況做出積極解讀?”比如對孫子練琴這件事,劉阿姨只是心疼報班花的錢,卻忽視了孫子作為孩子的天性。若能想,孫子玩一天沒什麼大不了,勞逸結合學習更高效,多這樣積極地看問題,她才能慢慢地體會到當下的快樂。
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作者及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 (請遵醫囑) |
2013-10-04 |
|